健康社區季刊 / 全部

慢性C 型肝炎的治療--胃腸肝膽科 紀廣明醫師

2010/10/05

慢性C 型肝炎的治療--胃腸肝膽科 紀廣明醫師
C 型肝炎病毒是一種會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是透過血液直接接觸而傳染,傳染途徑包括:共用注射用針筒、紋身、刺青和針灸、刮鬍刀、牙刷等。
  常見的肝臟生化檢驗項目包括:丙胺酸轉胺酵素以及天門冬安酸轉胺酵素,也就是俗稱的SGOTSGPTGOTGPT代表肝臟發炎,是肝臟受損之後釋放到血液中的酵素,這兩種肝功能指數在 C 型肝炎患者身上經常會有升高的情形。
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症狀包括:類似流行感冒的症狀,如噁心、倦怠、發燒、頭痛、食慾不振、腹痛和肌肉或關節痠痛等。較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黃疸和茶色尿,不過在急性感染期間大部份病患沒有症狀。急性C 型肝炎病毒感染後,約有成左右的病人無法將病毒排除而變成慢性C型肝炎患者。大多數慢性 C 型肝炎的患者都沒有任何症狀,其中有2成左右患者因肝臟長期慢性發炎可能會在 10 40 年之內導致肝臟損壞、肝臟產生纖維化,甚至會肝硬化、肝功能無法代償和肝癌。
一、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診斷包括:
(1)檢測血中 C 型肝炎病毒抗體 (Anti-HCV Ab),抗體陽性表示過去曾經或目前感染過C 型肝炎。抗體陽性並不代表人體對病毒具有免疫力,且病毒有沒有活性也無法從病毒抗體來確定。
(2)直接檢測病毒負荷量(HCV RNA)可用來確定病毒是否正活動感染,也可用來預測藥物治療反應。
二、C 型肝炎治療藥物:
標準治療方法採用長效型干擾素 (pegylated interferon) 合併使用雷巴威林(ribavirin) 的綜合療法。長效干擾素每週注射一次,雷巴威林是一種與干擾素配合使用治療 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口服抗病毒藥物。
三、符合C型肝炎治療條件:
健保局從98111起擴大「BC肝藥物給付條件」,適用對象為:(1)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2)肝功能指數(GPT)異常者(3)血中可檢測出血中C 型肝炎病毒者,即可符合申請條件,以C型肝炎病毒來取代肝組織切片,讓更多慢性C型肝炎病患受惠可以接受治療
四、健保局規範治療準則:
(1)有『快速病毒學反應』:指治療後第週測不到C型肝炎病毒者,治療成功的機率可高達成以上,給付治療不超過24週。
(2)沒有『快速病毒學反應』,但有『早期病毒學反應』指治療後第12    測不到C型肝炎病毒者,治療成功的機率可達成左右,給付治療48週,    若到第12週未達到『早期病毒學反應者』即使做進一步的治療,也不太可    能將病毒排除,應中止治療,治療期間不超過16週。患者若復發,可再給予第二次治療。
五、治療過程注意事項
 (1)患者在治療中應定期接受檢測,以便監控藥物副作用。
(2)干擾素和雷巴威林常見的副作用:類似流行感冒的症狀、肌肉和關節疼痛、噁心、頭痛、倦怠、食慾不振、皮膚乾燥、焦慮不安和沮喪。
(3)以上症狀可在醫師建議下服用鎮痛解熱劑普拿疼可以減輕某些生理症狀。溫和的鎮靜劑或抗憂鬱藥有助於出現焦慮不安、煩燥易怒或情緒沮喪的患者減輕症狀。另外,多喝水也有助於減輕副作用的嚴重程度。
(4)注意保濕防止皮膚乾燥、更換注射部位以防止打針出現皮膚發炎或發疹。
(5)部分患者生理副作用在藥物剛開始發揮作用時最嚴重,過一陣子後便會消失。其他副作用包括白血球過低、貧血及血小板減少等,紅血球生成素可幫助改善貧血。
(6)干擾素治療也可能產生甲狀腺功能障礙,在中斷治療之後便能恢復正常,極少數的人可能會出現不可逆的甲狀腺障礙,必須繼續藥物治療。
  C型肝炎病毒目前並沒有任何預防疫苗,許多患者在慢性發炎的階段沒有任何症狀,當有症狀來就醫時大多已產生嚴重的肝病。和B型肝炎一樣,建議患者需要定期追蹤肝功能和超音波,如病情需要,在胃腸肝膽科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干擾素合併治療,C型肝炎是有機會治癒的。
~健仁醫院  關心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