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區季刊 / 全部

社區門診流感防治經驗談--家醫科主任 丁景俊醫師

2010/04/07

社區門診流感防治經驗談--家庭醫學科主任  丁景俊醫師

 

去年下半年新流感流行期間,各地學校紛紛停課,造成社區民眾極度不安,本院醫師們戒慎恐懼如臨大敵,每天都忙著執行許多快速篩檢。民眾接受快篩醫師常用的有『口咽採檢』、『鼻咽採檢』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口咽眼見為憑,鼻咽濃度最高但較容易受結構影響,原本想要深入鼻咽卻容易失敗,各醫療院所的醫師們拿到較粗的棉棒套件,會傾向口咽採檢,較細的則採取鼻咽,這兩種方式我分別操作用過,對結果都不滿意,有些病人口咽敏感,有些則是鼻咽敏感,特別是小孩子,有時很不合作,我便想到何不併用兩種至少可以採到比較配合的那一邊。本人於是從臨床經驗中領悟出一種全新採檢方式,大大提高陽性率,曾在聯合報上發表,並被轉貼在各醫療相關網站引起熱烈討論,我認為極有可能擊敗一般常見採檢方式,可戲稱為『三點不漏』或『雞尾酒採檢』。

根據本院在流行當時大略的統計,陽性檢出率佔受檢人之二到四成平均三成多一點,最高者亦不到四成,雖實際感染率無從得知,累積的經驗告訴我,所有受檢者當中應該至少六到七成是帶有病毒吧!每當遇到感覺很像結果卻陰性的個案,總覺心虛不踏實,到底如何再提高檢出率呢?何大一博士在AIDS之雞尾酒療法給我一個靈感,既然鼻咽口咽各有盲點,何不結合兩者並在鼻咽部分採取兩側鼻孔都做,那豈不是可以把所有可能的失誤率降至最低,另外攪和棉棒與試劑之動作亦最好由醫師親力親為以避免動作不夠確實,於是我提出一個口號『樓下做完做樓上,左邊做完做右邊,三點不漏,自己攪和。』所謂三點是口咽左側鼻咽右側鼻咽,確實做到深處口咽並從兩側鼻孔分別深入鼻咽,同一枝棉棒沾染著濃得化不開的病毒,然後很龜毛的仔細攪拌後交付檢驗。結果令人振奮!在去年十一月份正當新流感疫情最嚴重時,受檢的病人中出現陽性超過七成,與原先懷疑的個案數目相當一致,這數據恐怕亦與實際感染率相當吻合,遠高於先前的平均數〈三成多〉。

我利用流感專家光臨本院進行學術演講時,首度就此可能性與他展開討論,他認為理論上很值得一試,但他自己習慣採取鼻咽抹拭然後在觸底時多轉幾次的方式,我想這是目前有經驗的專家們最常採用的方式,這樣做我也試過,最大困擾是很容易流鼻血,依照比例,約六分之一的機率較不準的口咽測出較準的鼻咽反而沒測出〈三分之一鼻咽失敗率乘以二分之一口咽成功率〉,病人一多這個機率一定出現,又流鼻血又失誤的疑慮就不是拿論文給家屬看解釋得清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看得到做得到又不流血的口咽採檢,雖然理論上檢出率稍微低,還一直有一定的支持度。三點不漏不是絕對不流血,但在盡力做檢查的印象下就算有些出血家屬也比較可以接受。

快篩陽性出現率雖不等於正確率,牽涉到醫師把關嚴謹度、方法、技巧、工具、試劑、採檢時機、預防注射、檢驗室之水準等等,但如果是同一醫師,僅只是改變方法其陽性出現率就成倍數成長,那麼正確率顯然也是大幅提升的。我們全國各地的發燒篩檢站會誤診多少比例應該隔離的陽性反應病人,對於整體社區疫情控制將有決定性影響,這時候新方法就很值得一試,目前對付這個世紀最後瘟疫最好的辦法是針對病毒共同結構研發流感萬用疫苗,打一劑對付所有的,那麼我這套必殺絕技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不那麼重要了。在此歡迎不論支持或質疑我們這個做法的社區民眾民們在下一波流感爆發時儘速就醫,配合醫師找出最準確的篩檢方法,共同防堵各變種流感之乘虛而入。

              ~健仁醫院  關心您的健康~